愛的新選擇:近5000名新生兒從母姓

文章分享

2025.11.01

從今年1月到9月,台灣共有8萬1381名新生兒降臨。雖然傳統上從父姓仍是多數(93.9%),但從母姓的比率已悄悄攀升至6.0%,人數達到4,884名,比去年增加了0.8個百分點,寫下歷史新紀錄!這不僅是數字的變化,更反映了現代父母對於性別平等和家庭自主權的重視。

小知識:從母姓比例的溫馨榜單

數據顯示,台東縣以16.8%的超高比例位居榜首,而美麗的花蓮縣則以16.5%緊追在後。這兩個充滿人文色彩的縣市,似乎走在了家庭姓氏選擇的前端,展現出多元文化的包容與開放。

《民法》保障愛的約定,選擇權在父母

許多人可能好奇,決定寶寶的姓氏有沒有什麼條件?其實,根據《民法》第1059條規定,決定權完全在於父母的溫馨約定:

  • 雙方約定:新生兒出生登記前,父母應以書面約定從父姓或從母姓。
  • 多元決定: 即使最初從父姓或母姓,未成年子女仍有一次機會,可由父母書面約定變更姓氏。

最溫暖的細節是,在父母共同約定的情況中,雖然從父姓仍佔多數(96.5%),但從母姓的比例(3.4%)也達到了史上新高!更值得注意的是,當由「一方決定」時,高達99%的父母會選擇從母姓,這份對媽媽的尊重與愛,讓人備感窩心。

迎接少子化挑戰,更珍惜每個新生兒

儘管新生兒從母姓比例的上升是社會進步的象徵,但文章中也提醒了台灣少子化的嚴峻挑戰。從過去5年的數據來看,出生數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。在總人口可能於2049年跌破2000萬的預估下,每一個新生兒的降臨都顯得格外珍貴。

讓我們的社會環境更加友善,支持每一個家庭的多元選擇,讓每一個孩子,無論從父姓或從母姓,都能在充滿愛的環境中健康成長!